内蒙古乌审旗:毛乌素腹地镌刻绿色奇B体育官网迹

发布时间:2024-06-10 16:14:34    浏览:

[返回]

  B体育苍翠满目、生机扑面,曾经荒寂混沌、“死亡之地”的毛乌素沙地如今治理率已达到70%,生态状况达到近百年来的最好水平;绿色绵延、繁花似锦,昔日风沙倾天、贫穷落后的乌审旗如今已实现绿富同兴,荣列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市)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京津地区主要风沙源之一。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素有自治区“南大门”之称的乌审旗,就被包围于这片沙地的腹部。是毛乌素沙地在鄂尔多斯市境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旗区,毛乌素沙地的近三分之一都在乌审旗。

  曾经一度,乌审旗荒漠化、沙化土地达90%以上,其中强度沙化面积占到国土总面积的40%,森林覆盖率仅为2.6%。漫漫黄沙无情地吞噬着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

  然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像“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一样,顽强而又执着地创造着一个个绿色奇迹。铸就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牧区大寨”精神,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的“毛乌素绿色传奇”。如今,习强调的“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已然成为这片热土上建设高质量绿色乌审的生动实践,正在为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绿色万里长城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历史上乌审旗曾经是水草丰美、森林繁茂的富饶之地,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7-14万年前“河套人”(“鄂尔多斯人”)就诞生于此,孕育了著名的萨拉乌苏文化。然而受自然灾害影响和一度滥伐、滥垦、过度放牧等因素影响,曾导致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乌审旗生态持续恶化。建国之初,乌审旗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全旗强度沙化面积占到总国土总面积的40%之多。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乌审人民在条件严酷的毛乌素沙海里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在实践中总结出“前挡后拉、穿靴戴帽”“兴建草库伦”等治沙造林方法,创造和发展了“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的独特经验,探索了适地适树科学治沙的发展路径,铸就了生生不息的“牧区大寨”精神。

  6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乌审旗,森林面积达到576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2.89%和80%。成绩的背后,是乌审旗历届旗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治沙造林改变落后贫穷面貌的使命;是乌审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执着和坚守。

  乌审旗历届旗委、政府始终坚定一个理念和共识,那就是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蓝图,一届干给一届看、一任接着一任干,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结合旗情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建设思路和发展战略,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全面开展治沙造林,摸索创造出了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治沙造林模式和技术,治沙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全国牧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牧区大寨”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乌审人,始终将“牧区大寨”这面旗帜高擎在天,让绿色的履历不断丰满。先后经历了以治沙场站为主力的国营治沙、以宝日勒岱为代表的集体治沙、以殷玉珍为代表的个体治沙、以博源生态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治沙、以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为代表的产业治沙5个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造林绿化典型代表模式,形成了政策引导、产业带动、全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格局。

  曾经饱受沙患之苦的乌审人民,对绿色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向往和执着追求B体育官网。一轮又一轮的“绿色接力”,奠定了全民参与绿色生态建设的基础,形成了造林就是造福、绿化就是文化、增绿就是增寿的朴素生态文化理念;治沙造林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已然成为全旗人民的共同认识和职责使命。

  几代人的执着,几代人的创新,无数普普通通的乌审人民几十年如一日治理沙漠,换来了如今的“毛乌素绿色传奇”。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大漠逐梦、与沙共舞的英雄们:从乌审旗首位全国治沙劳模谷起祥到“牧区大寨”的带头人宝日勒岱,从个人承包治沙第一人盛万忠到被誉为“中国骄傲、地球公民”的殷玉珍,从乌云斯庆十三姐妹联合治沙到新时代治沙愚公吉日嘎拉图,几十年如一日誓将荒原变家园他们每个人,都是15万乌审人民这个英雄群体中的一个代表。60多年的不懈奋斗,乌审人民把绿色一笔一笔描绘在毛乌素腹地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60多年躬耕不息,乌审旗从鏖战沙魔到人沙和谐,先后荣膺“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市)、中国绿色名旗(县)、全国生态文明标杆旗、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一项项荣誉,是肯定也是激励。乌审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一次次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引领了当下生态文明的新潮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乌审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折不扣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度稳中有升,毛乌素沙地治理达到近百年来最好的水平,“绿色乌审”治沙集体荣获“北疆楷模”荣誉称号。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习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这句话一以贯之。

  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面小康生态文明示范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南大门”的乌审旗,时刻牢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扛起重大责任。从讲政治、讲大局、讲担当的高度,努力为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绿色万里长城贡献新的力量。

  深刻认识、全面把握习四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作出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战略用意,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持续做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文章。

  绿色发展实践中,乌审旗坚决落实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久久为功,践行对“生态”和“绿色”的理解,建立“牧区大寨”体验式生态教育基地和乌审旗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接力传承,让绿的底色在这片沃土上更加浓重。

  进入新时代,绿色乌审继往开来,传承弘扬“牧区大寨”精神,按照党中央为内蒙古自治区确定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在全区大局中争当探路先锋、找准发展坐标,勇担走好新路子的历史使命。

  乌审旗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建设黄河流域县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西部沙地生态型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内蒙古“南大门”区域开放合作枢纽地、蒙陕宁“金三角”综合能源经济新高地,以“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三区两地”擘画现代化乌审发展的美好未来。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B体育官网,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铁规,全方位、全地域保护生态环境,全行业、全领域推动绿色转型。坚持产业发展服从并服务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园区布局B体育官网、城乡格局,使一切发展都建立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之上。2020年,全旗空气优良率达92.6%。

  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认真总结推广毛乌素沙地治理经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新时代绿色发展树立新典范。

  不断挖掘“萨拉乌苏”“马头琴”“牧区大寨”等品牌内涵,促进文化和旅游、生态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生态旅游、全域旅游品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守护绿水青山的美丽,收获金山银山的幸福。习的“两山”理论和“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要指示,在乌审旗得到了模范践行、高效落实。

  孕育绿色希望,舒展绿色画卷。探寻毛乌素沙地“绿色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根植于心的时代追求。今天的乌审旗更是以绿为生、因绿而兴,生态与产业并举,美丽与发展双赢。

  在“牧区大寨”的发祥地乌审旗乌审召镇,引进全国首家开发利用沙生灌木平茬技术进行生物质发电的项目,在毛乌素沙地实施60万亩生态能源林基地建设,形成“治沙造林生物质发电螺旋藻生产”的“三碳经济”产业治沙链,每年可为当地农牧民提供7000多个就业机会、增收5000万元,年供绿电1亿多度、生产螺旋藻200吨、综合减排二氧化碳75万吨。

  乌审旗苏力德苏木通史嘎查牧民青克乐,他家从祖父开始种树治沙,当年沙化严重的地方现如今几万株树木枝繁叶茂、几千亩改良草场郁郁葱葱,1100多只细毛羊和60多头优质肉牛如珍珠撒落其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近两年,一家三口人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乌审旗无定河镇全国治沙劳模殷玉珍的生态园里,汗水浸透的沙地以逐年增收的果实回报着主人。有机瓜果、杂粮优质优价,供不应求;种植养殖近几年每年收入七八十万元,蕴藏的财富从绿色的林海里如不竭的泉水涓涓流淌。

  乌审旗是中国在鄂尔多斯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地区,是“牧区大寨”发源旗,红色基因、绿色生态是乌审旗最好的资源、最大的优势。

  立足全区治沙典型、北疆楷模和内蒙古自治区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国际国内双认证第一旗、全产业绿色发展重点旗的实际,乌审旗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绿色优势,以绿色统领深耕产业基础,继续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决守住这一片碧绿、蔚蓝与纯净。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用1%的工业用地,换取99%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成果。煤气资源整装开发,重大项目集中摆布,以推动能耗“双控”为前提,以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力定产业、定项目、定规模。化工项目高浓盐水零排放等先进技术普遍应用,矿井水、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逐步推开,走出一条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严格守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建设绿色矿山、智慧河湖,高标准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一体治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深入实施“水十条”,加快推进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城镇生态水系工程等项目,确保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优良比例达到100%。同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对于分散性供水饮用水抽检不符合标准户子,全部免费安装了净水器。通过有效利用地表水、严控开采地下水、截留治理天上水、深度处理矿井水、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五水同治”的工程措施,积极构建“多源互补、联合调配、丰枯调剂”的供水新格局,纵深推进河湖生态水系治理。

  生态循环发展,园区犹如景区。在乌审旗图克工业项目区国内最大已投产煤炭化工一体化项目基地环化工厂人工湖畔,绿色环抱,水鸟翔集。该项目之前以黄河水作为水源,年消耗量1400万吨。2018年,园区企业联合投资14.5亿元建成矿井水深度处理和分盐结晶项目,实现了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矿井水零排放。目前,该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产品水已部分替代黄河水满足企业生产用水需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示范。而该项目区东侧的查干淖尔碱湖近年来水质变化总体向好,逐渐成为遗鸥、赤麻鸭等20多种鸟类迁徙、产卵的重要驿站。

  乌审旗精心呵护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建立森林草原防火监测体系,划定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生态红线,加快萨拉乌苏“一河三园”生态农业、文旅融合建设,推动文贡芒哈国家沙漠公园和巴音淖尔草原旅游健康发展。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使森林草原、沙漠湖泊、田园湿地都成为聚宝盆,让绿色生态效益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绿水青山”成为搬不走的“金山银山”。

  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乌审人民正是用坚持不懈的绿色追求和绿色发展远见,认真践行了习生态文明思想,在毛乌素腹地镌刻绿色奇迹,让“乌审绿”助力祖国北方亮丽风景线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型国家和生态脆弱地区“实现绿色发展、共创美好生活”互学互鉴,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增添更多希望和诗意的色彩。

搜索